去年機械行業有近1/4的企業虧損,隨著城鎮化進程的推進,保障房、水利建設、鐵路基建等開發項目正如火如荼地展開,短期內能直接帶動相關工程機械市場需求;但是基礎建設對于市場拉動有滯后性,很難出現立竿見影的效果,產能過剩更是影響行業扭轉頹勢難以剜除的毒瘤……
邁著沉重的步伐,我國工程機械行業來到2013年,在宏觀經濟企穩回升,城鎮化呼之欲出,房地產觸底反彈,鐵路軌道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進入大規模施工期的背景下,工程機械行業有望復蘇,但今年若要走出低谷仍困難重重。
“需求疲軟是去年機械工業產銷增速減半的主要原因。”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蔡惟慈認為,2012年房地產、公路鐵路等基建投資增速整體下降。同時,全球經濟繼續走衰。在此背景下,工程機械行業步入寒冬,除混凝土機械外,其他工程機械主要品種全年銷量都出現較大幅度下滑。2012年全年挖掘機銷量下滑35%,裝載機下滑29.7%,起重機下滑35%,推土機下滑22%。
去年機械產品的市場需求疲軟,主要產品中,雖然多數品種的產量保持增長,但產量實現增長的產品數較上年有所減少。列入快報統計的120種主要機械產品中,產量下降的產品有43種,占比為35.83%,三分之一的產品產量下降為近年來所少見。
去年機械工業經濟效益增速大幅回落,且回落幅度大大超過產銷。1至12月累計實現利潤總額1.23萬億元,同比僅增長5.18%,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 15.96個百分點;企業虧損面11.25%,比上年同期上升2.78個百分點;虧損企業虧損額在上年大幅上漲的基礎上又增長了63.24%。
對外貿易形勢嚴峻,增速大幅回落。2012年機械工業累計實現進出口總額6472億美元,同比僅增2.54%,增速較上年大幅回落20.3個百分點。 2012年工程機械行業備感艱辛和無奈,宏觀經濟增速的放緩、下游需求持續萎縮、產能過剩……這些讓業內眾多企業不堪重負,去年近1/4企業虧損。
開始復蘇
不過,令人欣慰的是,從2012年四季度開始挖掘機、起重機、推土機銷量同比數據都有明顯的改善,行業開始復蘇。
“2013年機械工業產銷增速預計在12%左右,利潤增速在8%左右,出口增速在8%左右。”蔡惟慈對今年全行業形勢表示謹慎樂觀。
蔡惟慈近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有兩個積極的因素對行業發展非常有利。首先,宏觀經濟形勢開始溫和回暖,預計今年國內消費市場增長有望保持穩定,投資增長有所恢復。由此內需市場也有望表現出溫和回暖的趨勢。
其次,政策環境有利于機械工業發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了“穩中求進”的經濟政策基調,釋放了貨幣政策要適當擴大社會融資規模,保持貸款適度增加,切實降低實體經濟發展的融資成本等有利于實體經濟發展的信號。支持“高端裝備制造業”、“新能源汽車”兩項戰略性新興產業,《機械基礎件、基礎制造工藝和基礎材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的產業政策相繼落實,為機械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環境。
房地產方面,雖然調控政策依然持續,但在新房銷售持續回升的情況下,2013年房屋新開工面積增速有望轉正。
鐵路建設方面,來自鐵道部的信息顯示,2013年全國鐵路安排固定資產投資6500億元,其中基本建設投資5200億元、投產新線5200公里以上。隨著鐵路投資逐漸回暖,工程機械企業業績預計將得到有力支撐,特別是土石方機械、筑路機械、樁工機械、起重機械等產品需求將有望增長。此外,根據全國農田水利建設計劃,農業機械也將迎來發展新機遇。
下游投資有利于工程機械行業持續復蘇,我國的城鎮化率仍然處于較低的水平,城鎮化規劃也將打開未來成長空間。下游投資將帶動工程機械存量回報率提升,繼而降低渠道庫存,最終拉動廠商銷量提升,預期未來行業銷量將持續回暖。
困難重重
今年以來,不少業內人士將行業回暖的希望寄托在房地產和基礎建設對工程機械的拉動作用上,然而也有專家認為,基礎建設對于市場的拉動作用有一定滯后性,不可能出現立竿見影的效果。
“中國工程機械行業想要在2013年走出低谷,徹底扭轉頹勢,尚面臨許多不確定因素。”蔡惟慈近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蔡惟慈認為這些不利因素包括:
工程機械企業應收賬款始終居高不下,不僅對相關企業的生存造成重大影響,也給行業發展帶來許多不可預知的潛在風險。2012年以來,工程機械行業客戶平均違約率已經達到25%至30%。記者了解到,截至2012年三季度,三一重工應收賬款為207億元,占其前三季度營收407億元的一半;中聯重科的應收賬款和其他應收賬款合計也高達207億元,占營業收入的53%之多;同期,徐工機械的應收賬款也呈大幅增長態勢,其應收賬款余額為90.43億元,比年初增長127.83%。
“目前行業內企業應收賬款居高不下,成為一大隱患。”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張小虞表示,“如此觸目驚心的龐大數字,已經成為行業走出低谷的巨大包袱。”
產能過剩也是工程機械行業的一大毒瘤。以裝載機和挖掘機為例,2012年國內市場上各類裝載機生產商數量超過50多家,28家主要企業控制了90%以上的市場份額。挖掘機生產廠商約為40家,23家主要企業控制了80%以上的市場份額,兩大主導產品生產企業出現了嚴重過剩局面。全球挖掘機的年增需求不到 40萬輛,中國目前的產能就已達到這個數字。據前瞻產業研究院分析,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產能過剩是一種相對的產能過剩,是一種產品同質化導致的產能過剩,行業里大大小小的企業很多都在生產同一種產品,產品線缺乏多樣性。
“如果工程機械行業產能過度擴張的勢頭持續增長,產品供過于求的矛盾不解決,那么最終工程機械企業將嘗到盲目投資的苦果。”蔡惟慈說。目前的情況是,工程機械產品庫存較大,包括社會庫存和企業庫存,還有大量的已售出設備處于閑置狀態,這些因素都會抵消局部新的經濟調控措施帶來的部分需求。
出口增長困難很大。發達國家經濟增長乏力,國際市場的競爭日趨激烈。我國機械工業雖仍存在一定的國際比較優勢,但持續多年的出口高速增長已引發了日益劇烈的貿易摩擦,2012年出口增幅大幅回落已反映了這一趨勢。而且發達國家還在極力擴大在我國高端裝備市場的優勢,并開始加大力度擠占我國中端市場。
成本、費用上升演變為長期壓力。伴隨我國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用工、融資、原材料及動力購進等成本費用的上升正由企業的短期困難演變為需要長期面對的壓力。
此外,缺乏核心技術創新能力不足。在工程機械產品上,我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并不多,克隆產品占據了較大比重,目前國內企業新產品開發和老產品更新速度在加快,但是借鑒國際先進產品進行技術移植或重新克隆的較多,雖然改變了機型,但其中核心技術、關鍵零部件自主開發的少。
盡管存在這些不利因素,銀河證券研報仍預計2013年全行業將轉為正增長。預計從3月份起,行業銷量將在鐵路基建、房地產開工的帶動下溫和復蘇。但是,持續性需要觀察。
行業專家表示,2013年,我國重型機械裝備制造業總體形勢依然嚴峻。隨著城鎮化進程的推進,保障房、水利建設、鐵路基建等開發項目正如火如荼地展開,短期內能直接帶動相關工程機械市場需求。但是,對工程機械行業自身來說,加快轉型升級,支持自主創新,這才是當前國內工程機械企業尋求發展的長遠之策。(記者郭燕春)
Copyright © 2015-2023 m.wallhangercharters.com 濟寧卓力工礦設備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魯ICP備13002216號-1 XML地圖